(王清茗)最晚在明末清初,以”烈石寒泉、汾河晚渡、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命名的太原古八景基本定型,其中,巽水烟波作为太原城内唯一景观,凭借着娟秀雅致的风格而入选。
巽水烟波一景,现藏身于太原海子边的文瀛公园内,即现在的文瀛湖水。文瀛湖在明代最初叫的海子堰,系由雨水汇集而成。文瀛公园从明代起经过五个世纪,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朝代:辛亥革命后始称文瀛公园,此后至解放前分别以中山公园、新民公园、民众公园为名,解放后改为人民公园,1982年更名为儿童公园,2009年底,正式定名为文瀛公园,恢复原名。 海子,是太原及晋中地区对地势低洼且有雨水聚集地的特有称呼,即所谓唐诗中所说的“北方有水皆名海,积水成潭强号湖”。在老太原城内,除文瀛湖外,现在还存有西海子、南海子、新南海和龙潭湖等。 三子朱棢被封晋王封藩太原时,其岳父永平侯谢成奉敕扩建太原城,将太原城扩展为东至现建设路、西至现新建路、北至北大街、南至迎泽大街一带,形成“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的雄伟城池,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师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明太原城一个显著特点是,将上述海子和湖泊悉数包容在城内。 这些海子在城市内形成湿地,在全国建城史上极为罕见,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更是绝无仅有。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的意义是什么,你可以说是一处城市景观,也可以说是城市的绿肺,甚至可以代表一座城。 作为城市的建造者,将雨水汇集的低洼之处包容,需要的是高瞻远瞩的风险预判和独具匠心的勇气。太原三面环山,北面东面较高,西面南面较低,极易会使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但是通过几处海子对雨水的有效收集,城市蓄水能力大为增强,有效消弭了强降雨对城市的危害。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海子为山西最大的游泳场 直至现在,这些湖泊还或多或少承担着城市“海绵功能”,甚至有些还承担着汛期洪水分流的作用。受此启发,“海绵城市”的构建也参考了城市公园湖泊水体的吸纳功能。据太原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暴雨洪水来临前,太原一些公园都会把池里的水排走,打开暗涵,周围的排水便会进入湖里,当达到一定蓄水量,湖里的水会通过渠道排入下游,最终排入汾河。 先人的智慧一直在保护着古老的太原城。按照史料统计,自明太原城扩建后至太原城墙被拆的600年间,太原成功抵御大洪水和较大洪水42次。特别是清光绪十八年年六月至润六月,即公元1892年8月间的华北地区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大洪水,“汾水大涨淹没两岸民田无数”,太原烈石寒泉(清时汾河一库)以南至清徐段两岸淹没村庄房屋及淹毙人口甚多,受灾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而唯独太原城安然度汛。
同时,由于雨水汇集,城内的小气候和自然风光大为改观,特别是以海子堰为代表,形成太原独特的风景。千年并州,半城碧水,也为太原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和历史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周边的“海子”和湖泊均为雨水聚集形成,只是通过人工智慧加以巧妙利用,不断完善功能的。如太原著名迎泽公园内的迎泽湖,就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夏末的一场罕见暴雨形成,在解放后后通过改造,成为太原著名的旅游景点的。
特别是后2002年,太原市政府将太钢凉水池、黑龙潭、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泽湖用暗渠和明沟相连,形成了集园林艺术和水体治理、抗洪防洪为一体的生态工程,为城市内涝的防范增添了有效手段,也为市民休闲提供了绝佳场所,太原城内的景致也不再是只有“巽水烟波”这样的孤独了。 不过在太原古城墙存在的时候,以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为主的西城湿地,还担负着比防范城市内涝更为重要的功能。 详情请看下一篇:《老太原城御洪记(3)——柳溪金刚,明清网红》相关阅读老太原城御洪记(1)——镇远桥下,洪水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