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宇清
某日,与人闲聊,众人皆叹“没有时间”,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时间思考,于是觉得自己越发庸庸碌碌。
其实,一天24个小时,刨去工作及吃喝拉撒,时间总归是有的。或是塞车等红灯的时间,或是挤在交通工具里的时间,或是蹲厕所的时间,或是等外卖的时间,或是看电视插播广告的时间……诸多心灵鸡汤都在告诉我们,“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只是那些时间都已然碎片化。这种碎片化还伴随着社会资讯碎片化,知识结构碎片化,思维模式碎片化。于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收着碎片化的信息,聊着碎片化的话题,只能得出点只言片语的结论。于己无用,于社会自然也无用。莫怪流于庸碌。
碎片化的危害显然不止于此,至少在各种营销媒体的话语中,碎片化的一切会切割人们的注意力、知识体系乃至大脑。然后人们对碎片化形成了依赖,追求了一时的快和多,只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听起来似乎和挤出海绵里的水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思路相悖。
话说,汉末三国时期,魏国有著名学者董遇善治《老子》及《左氏传》,有人想要跟从学习,他不肯教,只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求学者抱怨没时间,他则提出了“当以三余”,即利用一年中不用干农活的冬天、一天中空闲下来的夜晚、遇到下雨没法做事的时间。此外,历代典故中,汉代朱买臣,负薪读书;三国吕蒙,手不释卷;晋时王育,折蒲学书;隋朝李密,牛角挂书,等等。诸如此类的故事不胜枚举。荀子在《劝学》中,亦说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一件件,一桩桩,无一不是在说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来学习,积少成多,通过量变来引发质变。
这与从海绵里挤水的意思大体相似,思路一致。那为何古人行之有效,甚为推崇的东西,到了当代却成了“毒鸡汤”呢?
仔细想想,碎片本身确实是有用的。譬如一幅拼图,再小的一个碎片都是不可或缺的,那一片片的小零碎在缜密的逻辑推理下,互相拼接联系起来,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理可证,我们所接收到的那些碎片化信息,同样也可以拼接成一个或者多个完整的信息。令碎片时间、碎片信息导致获得的一切只有碎片的真正原因,是人们的思考能力欠缺。
这不仅仅是大脑思考模式的问题,也是人们心理的问题。表面上,依托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一滴水”的时间通过移动客户端获取海量信息,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了如指掌,甚至生出掌控整个世界的错觉。可是,当你面对几亿几兆的碎片,你的大脑并不能有效地将之整合,并剔除那些无用的碎片,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分析与萃取。甚至因为不断地有碎片塞入大脑,以至于“CPU过载”,彻底不能进行思考。
更糟糕之处,大约还在于大脑对这些碎片的来者不拒以及被个人偏好所左右的狭隘性选择。一方面,我们在选取碎片的时候,没有事先有针对性的选择分类,以至于无用信息过多;另一方面,大数据算法使得你所能看到的信息,大部分是基于社交软件所愿意给你看到的。以前是不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现在是可以把海绵挤出牛奶来。
所以,与其怪罪挤不出海绵里的水或者碎片化阅读无用,倒不如首先自省,用好大脑,做一个会思考、懂思考的人。否则,就算一天有72个小时,怕也是“没有时间”,只好庸庸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