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网 - 海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数字影像、海绵园区……世园会植物馆藏了这些高科技
4.biz | 商业搜索

数字影像、海绵园区……世园会植物馆藏了这些高科技

信息来源:hoomoo.com   时间: 2020-07-14  浏览次数:3

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如果把北京世园会植物馆里植物的繁衍、求生、防御、传播、抗争、诱惑看作一部植物生存大片,那么关于植物馆的设计思考,就是这部大片的剧本——一场植物智慧与人类科技的对话。

数字影像、海绵园区……世园会植物馆藏了这些高科技

红树林是植物馆的主角之一。

数字影像装置揭露红树林生存秘密

红树林是植物馆的主角之一。它是近海唯一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够适应潮间带艰难且特殊的生存环境,在一般植物难以生长的滩涂上成林。同时又回馈自己的生长环境,使潮间带成为更多植物生活的理想环境。

世园会植物馆一层展厅内,高科技数字影像装置打造出了这样一片虚拟的红树林,数字技术还原了红树林为适应海潮涨落而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生长机制,互动式的声光电效果调动人的各类感官,完全浸入式的数字化体验环境和更具象的红树、沙滩、水母,告诉人类那些关于红树林的“不可思议的智慧”。

据了解,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展厅内共架设了100多台投影机,是目前世界上投影数量最多、呈现效果最好的沉浸式数字体验,挥挥手、动动脚,身边的小鱼小虾就会凑上来互动,趣味十足。

数字影像、海绵园区……世园会植物馆藏了这些高科技

植物馆的温室让南方植物在北京“安家”。

南方植物“搬进”北方的家

按照“剧本”设定,走过展厅,就进入了上演植物生存大片的植物馆温室。与虚拟的红树林相呼应,温室入口处有一片从南方海边“远道而来”的真实红树林。据介绍,这样的“移植”不是红树林本身的简单搬运,而是实现了植物生长体系的“整体搬迁”。植物馆选择了富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的蚝壳作为红树林赖以生存的“海水”。

“海水”之下,藏着一个支撑温室内热带植物生长的科技秘密:一个具有净化循环和控温双重作用的复杂系统。据介绍,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净化“海水”,营造潮起潮落的效果,还能让室温始终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红树林和其他植物运用自身智慧“识别”出这就是它们的家乡,才会在这里“安心定居”。

温室上方是一个由膜材质制作而成的穹顶,采用的是和水立方同样的ETFE膜,既透光又保温。薄膜之下,温室内的湿度能够始终维持在80%左右,就像置身热带雨林。世园会期间,1001种、20000多株植物将在这里和谐共生。

数字影像、海绵园区……世园会植物馆藏了这些高科技

从植物馆三层天台向下俯瞰,妫水河、海坨山以及植物馆“小地形”尽收眼底。

节约节能的“海绵园区”

“正片”看完,沿着空中楼梯向上,三层天台还有“彩蛋”:高空俯视红树林植物冠部;远处的妫水河、海坨山尽收眼底;近处连接植物馆与周边区域的“小地形”丰富有趣。

据了解,相较于周边环境,植物馆的基址本是一片低地,填平它们之间的“高度差”需要耗费巨大的土方。植物馆通过少量的堆、挖,在周边的低地塑造出丰富的小地形,不仅连接了植物馆与周边区域,节省了建设材料,也刚好起到了自然排水的作用。

“小地形”之下,场地水管理和收集系统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全天无休地持续运作。安置在“小地形”下面的储水箱就像一块大海绵,降雨时园内湿地和露天小剧场的雨水通过重力管道流入“海绵”储存;雨水花园水景循环、建筑屋顶花园和场地灌溉需要用水时,水泵会给“海绵”挤水,抽调用于灌溉;强降雨时,水位到达“海绵”承受极限,水会从西南侧满溢到南侧的植草沟里,向下游世园会场的雨水花园排放。

“植物本身的科学才是植物馆要表达的内容”

植物馆总设计师王辉在谈到植物馆中的科技元素时,表达了对技术背后的科学思想更本质的思考。他认为,植物馆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点科技运用都有科学思想在支撑,仅仅去谈用了哪些技术、哪个黑科技无法全面反映植物馆所要传达的意义,“植物本身的科学才是我们植物馆所要表达的内容。”

王辉认为,人类穷尽智慧去研究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还原到身边的生命体,比如植物本身,人类科技不过是利用这些生命的机能原理去重新审视社会的一个结果。

“科技的背后是宇宙的智慧、生物的智慧。”王辉进一步解释,人类文明在最近二三百年间加速发展,对自然的认知和向自然学习的态度也在提高,由此发展出有用的技术运用到人类生存里,让人类在未来更可持续、更长久地生存,这是世园会本身设置的意义。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张畅 校对 刘军

图片来源:北京世园会官网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海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