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网 - 海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院士把脉“水”问题:“海绵”让城市更有“韧性”
Z.biz | 商业搜索

院士把脉“水”问题:“海绵”让城市更有“韧性”

信息来源:hoomoo.com   时间: 2022-12-12  浏览次数:15

  4月14日至17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1年会暨城镇水务技术与产品交流展示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钮新强等多位知名专家与会,针对“城镇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村镇供水安全”等难点焦点问题,专门“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任南琪:海绵城市可有效缓解内涝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表示,要解决城市的“水”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其中,水安全恰恰就是要治理城市内涝的问题,我们可以要借助海绵城市建设来解决。”

  在任南琪看来,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水系统的综合治理理念。

  “如果要给海绵城市下一个定义,我认为首先是要有韧性。”

  任南琪说,韧性体现在当出现水的灾害时,城市能够有效地抵御和缓解。比如,中雨时老百姓可以出行不湿鞋,暴雨时城市积水的现象和时间大大减少等。

  任南琪还表示,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必须要从源头上做起。源头指的并不是污水,而是从小区、街道开始,比如雨水出口在哪、污水怎么走、雨污怎么分流等。

  2016年,重庆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而两江新区悦来新城就是我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先行试点区。

  任南琪说,悦来的“海绵城市”建设,他一直都有参与其中,而悦来的成功经验,他认为非常有值得推广的价值,“我认为悦来新城的示范案例应该在重庆得到推广应用,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要考虑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的问题,还要向水文化延展,让每一位市民都了解参与进来,从源头开始防止。海绵城市建设离我们很近,离我们每一位都很近。”任南琪说。

  钮新强:缩小城乡区域间供水差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针对村镇供水安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建设国家水网是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根本之策,要立足跨流域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缩小城乡区域间供水差异。

  “‘十四五’期间是水利工程补短板的集中攻坚期,要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钮新强表示,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不匹配,实施国家水网建设战略,必须破解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钮新强认为,农村与城市供水差异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农村供水设施小而散,供水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原水水质难以保障,供水站工艺有待提升。

  为了缩小城乡供水差异,钮新强建议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形成城市大集中、城郊大集约、山野小分散的供水格局,最终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的目标。

  针对区域间供水差异,钮新强表示可以构建区域水网,各自就近引水,缓解河流过度开发的问题。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高科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海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