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记者 张孔生)2016年,扬州首条“海绵大道”曙光路建成投入使用,记者昨天在扬子江南路采访时看到,这里的积水点改造即将完成,扬城又添一条“海绵大道”。
记者昨天在扬子江南路(华扬路-古运河)积水点改造工程现场看到,慢车道基层沥青已摊铺到位,两侧的人行道和绿化施工正在同步进行。在改造路段东西两侧,出现了两条用草皮铺设的长沟。
“这是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生态蓄水长沟。”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这一设施可以让道路像海绵一样,将地面积水迅速吸收,具有“蓄”(可蓄水)、“渗”(水可渗透)、“净”(水能净化)、“滞”(能滞留雨水)、“用”(雨水可利用)、“排”(雨水最终可排出)等六大功能。长沟用草皮覆盖,并布设了鹅卵石,形成旱溪。下雨时,水流到旱溪,中间短时间形成一条小溪流,起到蓄水的作用;随后,水慢慢渗透到地下并净化、滞留;水沟旁边就是绿地,可以起到给绿化灌溉的作用。
蓄水长沟还起到了隔离绿岛的作用,步行道被设置在绿化带内,加上蓄水长沟内也是铺设的草坪,这样行人在绿化带中一路前行,不仅可欣赏到优美的风景,也更加安全。而在人行道与蓄水长沟之间,则安装了古色古香的立柱式路灯,从而让整个路段更加美丽。
“再过几天,慢车道上层沥青也将铺设,工程计划月底前竣工通车。”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