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概念,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蓄水、渗水、释水的功能,以提高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在“海绵城市”建设以前,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的不少师生,都经历过暴雨时蹚着水进出校园的尴尬时刻。“那时候,积水常到脚踝,深处积水更到了小腿,有时候水位比较高都不便上课。”学校的地理教师李绵勇回忆道。
2017年11月,学校完成“海绵化”改造。路面用的是透水沥青,人行道铺的是透水砖,校园内林地覆盖,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处小巧别致的海绵式小游园……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能吸水的巨大“海绵体”,实现了雨水的“自然迁移”。“海绵工程实施后,校园内涝就基本上没有了。”李绵勇说。
李绵勇,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获得过“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称号。作为一位资深的地理教师,看到学校建成“海绵校园”,他很高兴。
在教学实践中,李绵勇会带领学生研读校本教材《低碳生活与海绵学校》,在校园里的生态园地讲解水循环的原理、观察研究实施海绵工程具体点位的相关设计;也会带领学生进行环境监测,收集统计空气质量、降水量等相关数值;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江滩环境状况、参与植树活动、走访青山区的老人了解城市变迁等。
“我希望的是不仅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环境保护,也要引起学生的关注,去从事一些具体的实践,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他说。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所在的青山区,不少街道的名字都与钢铁有关,例如学校所在的红钢二街等。这是因为,新中国的第一个钢铁厂——武钢集团,就曾坐落在青山区。
从钢城之地到宜居之城,如今,青山区完成了它的“绿色蜕变”。而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也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在平时的学科教育之外,开设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包含环境与资源、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天文、航天、信息技术、自然地理等内容。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青山区也有了新的美好变化。”李绵勇说,随着时代发展,学校的校本课程也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例如2006年编写的校本课程《从荒原到宜居城区》逐渐完善,演变成了今天的《低碳生活与海绵学校》,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海绵工程、更加关注生态环境。
从30多年前第一次乘船到武汉时惊叹长江之浩瀚,到如今看到学校外面的青山江滩公园风景正好,李绵勇感叹道:“环境变化还是很大的。我前不久看新闻报道,说江豚在长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觉得这就是长江生态好转的现象之一。”
“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推进,江面漂浮物变少了,江水变清澈了。”常在江边漫步的他,倏地想起同校的语文教师王海玉写下的一首诗:
“江笛数声秋气早,天云片羽楚波柔。滩头雏菊香微远,何日放舟江汉游?”
(时长:00:38)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统筹 孔德信
文字 丁叮 邓晓琦
视频 谭倩文
制图 杨晓珑 陶蓉
通讯员 晏如
“后浪”工作室出品
责编:郑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