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生态停车位......长沙市望城区电子材料厂老宿舍提质改造后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些设施一改传统雨水排水方式,解决了小区多年的内涝问题,现在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走在小区内都心旷神怡,住在该小区80多岁的李奶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她说:“咱们这样的老旧小区通过提质改造让小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住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而这,只是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海绵城市是绿色生态原则下的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让城市有更多空间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全国共有30个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区域效果非常好,能够应对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目标和效果。
望城区作为长沙市唯一一个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自2016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以来,围绕制度体系、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技术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住建主抓、部门联动”的管控制度,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每一个新建项目中都落到实处。
试点五年来,望城区在31.4平方公里的滨水新城核心区严格落实《长沙市望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如期完成试点项目27个,涵盖公园绿地、水系、市政道路、公共建筑、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等多种类型;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审查296个,建成其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80余个,已建成并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约24.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约21.4%。
累计铺排污水治理项目339个,整治黑臭水体1处,对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1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提质扩容,建成高原路等6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新建雨、污水管网336公里,累计建成雨、污水管网约1180公里。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望城区在项目建设中按照“项目到点、责任到人、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总原则,构建了一套权责明确、精简高效、监管有力的工作体系。不仅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同时还将建设任务分年度分区域分解落实到园区和街镇;建设领导小组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总基调。召开联席会议30余次,调度解决日常性问题近50件;同时依托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术支持,在望城区范围内累计开展海绵城市培训15次,培训从业人员1200余人次,为海绵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和技术基础。
据了解,在海绵城市管理过程中,监管平台成为了望城海绵城市建设中又一新亮点。该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实时计算与统计模型分析,实现了对望城海绵城市试点区内降雨、水系、管渠、泵站等进行实时监测,兼具隐患排查、预警处理、应急指挥等功能,成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强“大脑”。
同时,该平台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监管、运行管理与绩效考核,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检验工具,也是海绵城市运行效果评估必不可少的计算分析与展示工具。不仅如此,平台还为公众提供海绵城市互动交流平台与展示窗口,让公众认识、了解、支持、参与海绵城市的建设,人民群众可通过网站、APP等进行社会公共舆情监督、网上信息反馈等内容,以增强社会大众对海绵城市的参与度,营造全社会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海绵城市建设是完善城市适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望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妹辉介绍:“我们把海绵城市作为优化城市功能、绿色发展的路径,让城市发展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真正实现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着力把望城打造成为‘会呼吸的城市’。”
望城区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成果丰硕,成绩斐然。2019年,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区,获湖南省政府“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通报表扬。工农东路、银星湾公园等项目获得设计类一等奖。2020年八曲河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流”,望城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