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绵网 - 海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这是一封国家级“海绵宝宝”的自荐信
7.biz | 商业搜索

这是一封国家级“海绵宝宝”的自荐信

信息来源:hoomoo.com   时间: 2025-01-01  浏览次数:106

  嗨,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国家级“海绵宝宝”宿迁,我6月8日入围了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为什么叫海绵城市呢?

  这么跟你说吧,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说城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吐”出来加以利用,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像海绵一样会“呼吸”自如。

  话说我变身“海绵宝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早在2017年我就成为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9年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我是如何让自己变成“海绵宝宝”,让自己保持强劲的“弹”力呢?

  呃,说来话长……

  知道我为啥叫宿迁吗?

  宿迁地处黄河故道下游,地势低洼,境内有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湖泊,水网密布,且过境客水多、防洪压力大、涝水排除难。宿迁自古便有“洪水走廊”之称,过去每到洪水泛滥季节,当地百姓居无定所,搬迁频繁,因此便有了“宿迁”地名的由来。

  从“一宿搬迁”到生态宜居之城、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我是怎么做到的?

  制定“海绵宝宝”计划

  按照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2017年,宿迁启动了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来看看它的具体介绍吧!

  名称:“海绵宝宝”

  目标: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方式:宿迁以系统规划为引领,机制创新为保障,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理念,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型园林绿地、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建筑住区“四大系统”建设。

  雨水径流控制让水不“乱”

  建筑小区穿上“透水装”、道路广场会“喝水”、公园绿地变“蓄水神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海绵”,不管是园林绿地、河道水系,还是道路广场、建筑住区,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就来说说,建筑小区是如何穿上“透水装”呢?

  设置高位花坛来接纳、净化屋面雨水;修建雨水花园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调蓄;优化竖向组织和排水设计解决小区内局部积水问题;对局部铺装进行透水混凝土改造,将场地坡向调整为坡向绿地;将私接污水支管就近接入污水管道,增设室外污水管道收集散排污水……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综合采用生物滞留池、高位雨水花坛、植草沟、透水铺装、下沉绿地等设施在内的多种海绵技术,构建覆盖“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的雨水径流控制系统。推动实现雨水的调蓄、净化,营造出与自然相容的生态景观,逐步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体系,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落下来的雨水瞬间渗到地下,一个个“海绵”设施,有效控制路面雨水外排水量,减少了道路积水,也削减了路面面源污染。雨天,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鞋子啦!

  进展

  2017年4月,宿迁出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提出了“两廊、两源、三片、多点”海绵格局,明确了各片区的建设目标要求和技术指引。

  2017年,宿迁成为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2020年4月底,宿迁出台《市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中心城区内所有新改建项目都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配套出台《宿迁市海绵城市建设导则》等地方标准,将建设内容、关键指标纳入土地供应、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实现“全生命周期”管控,宿迁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形成了清晰系统的“施工图”。

  2021年6月,宿迁入围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成果展示

  构建科学的城市水系统

  构建蓄排平衡,流域联动的治涝体系,系统提升城区内涝防治标准至30年一遇;新增86公顷绿地、58公顷水面,削减降雨径流;13条水系自然连通、形成城区一体化河湖调蓄空间。

  进一步完善排水基础设施

  1.构建海绵城市监测信息化平台

  借助智慧水务平台,融入海绵城市监测信息化体系。

  2.加快补齐老城区排水设施短板

  16个易涝积水点整治;75公里雨水管道改造;6座排涝站改造。

  3.统筹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基于全城管网普查诊断成果;300余处混错接点改造。

  4.高标准建设新区排水管渠系统

  新建71公里雨水管道;新建4座排涝泵站。

  助力完整社区海绵建设

  60余家单位庭院开放,22个社区公共绿地空间提升,18处街头绿地及口袋公园建设;构建“小区绿地—社区绿地—公园绿地”一体融合的无边界公园城市;实施老机床厂、运河老粮库等城市更新项目。

  实施30个老旧小区改造以及85个小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新建住区全部建成“开放式”海绵社区。

  宿迁试点区实现年径流总量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大幅削减,全面完成省级海绵试点任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马陵河综合整治工程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宿迁已累计投资17亿元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42项,在建成试点区13.12平方公里基础上,率先开展全域海绵建设,新增达标区10.65平方公里,达标面积达24%,超过国家20%以上的指标要求。

  我的到来,不仅能缓解城市径流污染,防范内涝的风险,还能够净化、美化城市,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推动高质量现代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这样的我,爱了吗?

  网友评论

  @梦想成真:国家级“海绵宝宝”宿迁,爱了。

  @日月明:原来的马陵河现在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丛林清风:咱就住在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城市。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海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