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昌平区通过改造积水点、建设城市绿地促进雨洪利用、管网分流改造等方式,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雨水、再生水利用能力,确保全年新水用量控制在2.2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新水用量年下降率达到1%的目标。

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
一是积极推进东小口兰各庄、育知东路铁路桥等23处积水点改造,“六个结合”(与治污、与水系连通、与南水北调、与蓄滞洪区、与水保造林、与文化休闲相结合)落实七燕渠、八排干、九排干等中小河道防洪治理18.2公里。
二是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高标准建设温榆河公园、学府公园等十余处海绵型公园及绿地,通过增加绿地和提升生态系统设计,有效减缓雨水冲刷速度,力争城市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90%以上,实现洪涝灾害预防,达到居民生活、城市发展和气候生态三方面平衡。
三是统筹实施老旧小区雨污水改造工程5项,对老旧小区雨污合流管网进行分流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雨水利用基础,为实现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截至目前,昌平区共建设各类雨水利用设施200余处,雨水综合利用能力约350万立方米,建成海绵设施总面积约31.5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4.17%,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文/北青社区报 郁蕾 通讯员 余甜甜
编辑/谢麒